往車站的路上,經過一家蔬菜店,門口放著青菜,竟然有大的白蘿蔔,這不是普通的大,是很長,約40-50公分的,老闆說是荷蘭種的。所以回家的路上,就抱了一支回家,很滑稽,大家通常都是抱長麵包的。這是一家越南華僑的雜貨店,很多東方食品,很講究品質。後來就又去了一次,看看到底有什麼貨,很方便,買了一個小電鍋,他們說日本品牌品質比較穩定,但是即使是Panasonic的,還是鍋巴一堆,不適合保溫。
起碼有飯吃,買米也近,想吃就有。
不過,最方便又好吃的主食應該是potatoes,又細又嫩又香,在美國吃不到這種的,聽說最先引進法國種馬鈴薯的人,在冬天還緊守著田,讓大家誤以為這是非常珍貴的農作物,想盡辦法偷,所以一年之後,這種食物在法國就普遍了,想想歐洲的冬天,真是冷到鳥不下蛋、雞不鳴、趕狗不出門的狀況。
公寓裡有電爐、微波爐、洗碗機、洗衣機,別以為這是標準配備,這是我家的American Princess(一群美國女孩為了找有洗衣機的公寓,被法國老太太消遣的)堅持到底才覓得的窩。
西式的沙拉當然是基本配備,沒想到我們都酷愛新鮮、胖胖可愛、白色像白煮蛋的mozzarella cheese,所以加上生菜、salami、就變成營養可口的沙拉了。
在這小小的廚台,到底還能變什麼花樣呢?
我在超市的豬肉攤為了要買絞肉,驚訝地發現松板豬肉,其實就是豬頸肉,漂亮得無法拒絕。看看他們買肉的包裝:
防潮紙,裡面是油紙,外面類似鋁箔紙但是有塑膠成份,不透空氣。
所以胡椒、鹽撒上,乾煎即可,加上一鍋洋蔥肉燥,養了好幾天。直到離開前,好奇地買了一隻雞,肉攤的人特別問清楚是熬湯的雞,給了我一隻綁著線的雞,再到窗口付錢,回到冰櫃取貨。
這隻雞要13.9歐元。我加上薑片、蒜,因為少了蔥,還是不夠香,後來用洋蔥炒了些紅蘿蔔加進去,果然香甜。
還留了一些“媽媽的愛心湯“才離開。
在各地逛市場是非常有趣的經驗,因為食材差異很大,有時又很訝異差異其實不是很大,看看超市裡這些奇怪的東西:
花瓣、菰類、冬蟲、根莖類的…,擺得真美。
2009-02-23
2009-02-16
滿街都是Picasso, Feb.1 2009
今年冬天,畢卡索佔滿放眼望去的美術館。光是巴黎就有:
Le Grand Palais的Picasso et les Maîtres,將許多大師如林布蘭、塞尚、馬諦斯、提香、安格爾、歌雅,還有不知譯名為何的名作,分別與Picasso的靜物、人物對照,許多從未在書上看到的巨幅作品歷歷在目,深深被這樣強力的創作震撼,甚至還有以前想看沒看到的,這回都遇上了。
展覽在2月2日最後一天,所以從1/31就24小時開放,我們到達時是2/1日晚6點。隊伍的入口寫著“由此進,4小時“,這樣的大展為法國賺進不少外匯,而且如果不是法國還很難借到這些畫,因為所有“交流“都基於本身有多少“本錢“,以法國國家美術館的收藏就傲視全球,遑論投入的資金;我和MS都看著CJ,因為他最小,當時氣溫至多只有攝氏0度,等下去必須耗費些體力,他說“都可以“,顯然還有點興趣,排了20分鐘後看到另一個牌子寫著“2小時“,心情大好,心想大概再20分鐘就可以了,但是又猶豫了一下,因為手、腳已經開始冷了,MM掏出巧克力,啃著啃著是多了些力氣,學著企鵝般移動身體互撞一下,排隊的人情緒高昂,看到另一邊有預約的隊伍移動就“wuuu, Wuuu" 呼叫,很好玩,我們研究看完展覽的人的表情又不像很高興,這是最猶豫的時候,CJ認為是once in your life time,值得一試。
我們還試著用腳玩剪刀、石頭、布以增加運動量保暖,終於,一個小時之後,我們“昂首“步上台階進入會場。紅地毯的感覺大概也不過這樣?
“These masterpieces were never presented together. It’s Picasso who has made it all possible.” - Anne Baldassari, director of the Picasso Museum in Paris
200+幅的圖將Picasso與所有名作並排,策展單位的大手筆也是空前。我們看完出來時,特別露出滿意的笑容,鼓勵在風雪即將來臨的氣候下排隊的人群。因為當夜預報下雪,果然,隔天早上車頂至少兩寸雪。
同時配合的還有奧賽美術館(Musee d'Orsay):Picasso et Manet, 就是那幅草地野餐圖啟動Picasso多年都有以它為本不同的創作,甚至雕塑。
羅浮宮(Louvre)裡也有Picasso - Delacroix,14幅高掛在蒙那麗莎的隔壁大廳外的長廊,都是以女人為主題的畫。
別說還有國立畢卡索美術館Musee National Picasso 裡的常展。
我真是誤打誤撞適逢盛事,一邊打blog時看到另一個blog有詳盡的解說,才雞皮疙瘩掉了一地,只能用“驚嚇“形容這次看到的Picasso。太多太好了!
到紐約時,MOMA也還有其他Picasso 的作品,雕塑的特展才結束沒多久,誇張的是進到New Haven的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四樓也正有Picasso書寫手稿展出,Musee National Picasso裡那個大頭大眼睛大鼻子的女人像,這裡也有一個,真歡喜。 這個展覽更特別的是有許多他與詩人朋友寫的文章或信件。當他19歲到巴黎時,與後來著名的詩人Max Jacob是室友,因此認識著名藝評與藝術家,這些成為那個時代藝文軼事。
對面的書店Atticus Bookstore 也應景放了一桌相關的書。似乎是看完回來才開始做功課,真是意外的豐收。
Le Grand Palais的Picasso et les Maîtres,將許多大師如林布蘭、塞尚、馬諦斯、提香、安格爾、歌雅,還有不知譯名為何的名作,分別與Picasso的靜物、人物對照,許多從未在書上看到的巨幅作品歷歷在目,深深被這樣強力的創作震撼,甚至還有以前想看沒看到的,這回都遇上了。
展覽在2月2日最後一天,所以從1/31就24小時開放,我們到達時是2/1日晚6點。隊伍的入口寫著“由此進,4小時“,這樣的大展為法國賺進不少外匯,而且如果不是法國還很難借到這些畫,因為所有“交流“都基於本身有多少“本錢“,以法國國家美術館的收藏就傲視全球,遑論投入的資金;我和MS都看著CJ,因為他最小,當時氣溫至多只有攝氏0度,等下去必須耗費些體力,他說“都可以“,顯然還有點興趣,排了20分鐘後看到另一個牌子寫著“2小時“,心情大好,心想大概再20分鐘就可以了,但是又猶豫了一下,因為手、腳已經開始冷了,MM掏出巧克力,啃著啃著是多了些力氣,學著企鵝般移動身體互撞一下,排隊的人情緒高昂,看到另一邊有預約的隊伍移動就“wuuu, Wuuu" 呼叫,很好玩,我們研究看完展覽的人的表情又不像很高興,這是最猶豫的時候,CJ認為是once in your life time,值得一試。
我們還試著用腳玩剪刀、石頭、布以增加運動量保暖,終於,一個小時之後,我們“昂首“步上台階進入會場。紅地毯的感覺大概也不過這樣?
“These masterpieces were never presented together. It’s Picasso who has made it all possible.” - Anne Baldassari, director of the Picasso Museum in Paris
200+幅的圖將Picasso與所有名作並排,策展單位的大手筆也是空前。我們看完出來時,特別露出滿意的笑容,鼓勵在風雪即將來臨的氣候下排隊的人群。因為當夜預報下雪,果然,隔天早上車頂至少兩寸雪。
同時配合的還有奧賽美術館(Musee d'Orsay):Picasso et Manet, 就是那幅草地野餐圖啟動Picasso多年都有以它為本不同的創作,甚至雕塑。
羅浮宮(Louvre)裡也有Picasso - Delacroix,14幅高掛在蒙那麗莎的隔壁大廳外的長廊,都是以女人為主題的畫。
別說還有國立畢卡索美術館Musee National Picasso 裡的常展。
我真是誤打誤撞適逢盛事,一邊打blog時看到另一個blog有詳盡的解說,才雞皮疙瘩掉了一地,只能用“驚嚇“形容這次看到的Picasso。太多太好了!
到紐約時,MOMA也還有其他Picasso 的作品,雕塑的特展才結束沒多久,誇張的是進到New Haven的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四樓也正有Picasso書寫手稿展出,Musee National Picasso裡那個大頭大眼睛大鼻子的女人像,這裡也有一個,真歡喜。 這個展覽更特別的是有許多他與詩人朋友寫的文章或信件。當他19歲到巴黎時,與後來著名的詩人Max Jacob是室友,因此認識著名藝評與藝術家,這些成為那個時代藝文軼事。
對面的書店Atticus Bookstore 也應景放了一桌相關的書。似乎是看完回來才開始做功課,真是意外的豐收。
ITINERAIRES, Jan 31 2009
猜猜這是什麼食物?
5, rue de Pontoise 75005, Paris
就在MS住處不遠的地方,某天,地鐵罷工,我們又經過這家餐廳,看不到什麼客人,想去“試吃“,但是CJ已經想回家了,這麼近,也許媽媽和姊姊可以吃個晚餐不用擔心他一個人在家,所以媽媽就進去要位子,"你的名字?" "Charlene"
"定位了嗎?"
"沒有。"
"很抱歉,沒位子了。“
所以我們只好要到兩天以後的位子。這就是等了40小時後週六中午的位子。
Menu就在牆上,也是三樣(前菜、主菜、甜點)挑三樣或兩樣的方式,價位比較高,等了這麼久的一餐,所以媽媽點了前菜捨棄甜點,前菜是薄片洋菇,原來carpaccio多是生魚或牛的薄片盤,這裡用了白洋菇顛覆傳統,看起來像是大朵的白蘭花,霎是美麗,得到許多用餐人的驚嘆聲。
CJ的雞肉鍋用小小鑄鐵送上,裡面還有青菜、白煮的雞腿、去骨、醬汁淺淺蓋滿,“我不知道雞肉也可以這麼好吃!“CJ 說。
咖啡的糖盤也附上幾塊甜糕,帶有發糕紮實的口感。忙近忙出的侍者,仍記得送上甜點才去做咖啡,令人佩服。
5, rue de Pontoise 75005, Paris
就在MS住處不遠的地方,某天,地鐵罷工,我們又經過這家餐廳,看不到什麼客人,想去“試吃“,但是CJ已經想回家了,這麼近,也許媽媽和姊姊可以吃個晚餐不用擔心他一個人在家,所以媽媽就進去要位子,"你的名字?" "Charlene"
"定位了嗎?"
"沒有。"
"很抱歉,沒位子了。“
所以我們只好要到兩天以後的位子。這就是等了40小時後週六中午的位子。
Menu就在牆上,也是三樣(前菜、主菜、甜點)挑三樣或兩樣的方式,價位比較高,等了這麼久的一餐,所以媽媽點了前菜捨棄甜點,前菜是薄片洋菇,原來carpaccio多是生魚或牛的薄片盤,這裡用了白洋菇顛覆傳統,看起來像是大朵的白蘭花,霎是美麗,得到許多用餐人的驚嘆聲。
CJ的雞肉鍋用小小鑄鐵送上,裡面還有青菜、白煮的雞腿、去骨、醬汁淺淺蓋滿,“我不知道雞肉也可以這麼好吃!“CJ 說。
咖啡的糖盤也附上幾塊甜糕,帶有發糕紮實的口感。忙近忙出的侍者,仍記得送上甜點才去做咖啡,令人佩服。
Labels:
i eat,
i travel,
Paris,
restaurant
怎能不買書?!
在左岸的鬧區有一家熱鬧得不得了的店,走近一看,竟然是家童書店,這怎能錯過?
裡面大人比小孩還多,結帳要排隊,等的人也很樂意,因為每一本書都像是禮物般被對待,雖然基於環保,主張減少包裝,但我對“是送人的禮物才要包裝“的觀念有點不同意,有時對自己也是要禮遇一番,看看我這本Tomi Ungerer的Otto,裝在藍色信封裡,書背上有定價11.90€,是沒有折扣的。
另外,在一家文化機構,看到一本中意的Beatrice Alemagna的Karl Ibou,心想精裝的沒有外衣,應該也是10€左右吧,卻要18€,
來到杜樂利花園裡的花園書店(Librairie des jardins aux Tuileries),看到一本法文版的“巴黎人的巴黎“(格林出版,NT299元,城邦書店有七折,會員六折),行前我準備了好幾本有關巴黎的書,沒時間看,打算沿路看著玩。正高興著看到原版的書,本想買回來比照一下,不得了,要24€,哇,台北真是愛書人的天堂,怎能不買書?
裡面大人比小孩還多,結帳要排隊,等的人也很樂意,因為每一本書都像是禮物般被對待,雖然基於環保,主張減少包裝,但我對“是送人的禮物才要包裝“的觀念有點不同意,有時對自己也是要禮遇一番,看看我這本Tomi Ungerer的Otto,裝在藍色信封裡,書背上有定價11.90€,是沒有折扣的。
另外,在一家文化機構,看到一本中意的Beatrice Alemagna的Karl Ibou,心想精裝的沒有外衣,應該也是10€左右吧,卻要18€,
來到杜樂利花園裡的花園書店(Librairie des jardins aux Tuileries),看到一本法文版的“巴黎人的巴黎“(格林出版,NT299元,城邦書店有七折,會員六折),行前我準備了好幾本有關巴黎的書,沒時間看,打算沿路看著玩。正高興著看到原版的書,本想買回來比照一下,不得了,要24€,哇,台北真是愛書人的天堂,怎能不買書?
2009-02-14
Les Fous de L'ile, Jan. 30 2009
整個巴黎市由西堤島開始,在塞納河上東側,還有一個聖路易島。從住的地方走出來,只要一個路口就可以過橋直接到島上,每次過橋時都會回望聖母院,這是大家公認最漂亮的角度。從Pond de la Tournelle上拍的。沿著大路走,經過有名的冰淇淋店Maison Berthillon,冬天可以嚐嚐比利時式的熱鬆餅加冰淇淋,對街有一家擺滿牛類收藏的餐廳,但是沒見它開過,沿著大街(雙橋路)繼續走就是這家擺滿各種雞的造型的餐廳,從早開到晚,用餐時間都是高朋滿座,看了幾次,決定也來吃吃看。
33, Rue des Deux Ponts 75004 Paris午餐的menu就寫在黑板上,侍者就將加上相框的黑板搬來搬去,讓客人選餐,如果是前菜、主食、加甜點三樣就是23歐元,如果選前兩樣或後兩樣就是17歐元,這就是我們選的鴨腿,當然就是著名的油封鴨,因為有兩份,送上來一白一焦,就是皮是一軟一脆,放在黃色的Le Creuset 上桌,下面襯著用蒜頭爆香炒熟的馬鈴薯,好吃極了。這樣的鐵鍋或純鑄鐵鍋後來在其他餐廳也有小型的直接用來放主食,保溫的效果相當好。甜點是咖啡,但是附了玻璃罐裝的糖漬梨、極小極小的焦糖布丁、巧克力慕絲、深黑色的陶板盤上還撒了可可粉和糖粉點綴,一杯咖啡,一點也不馬虎,佩服極了;難怪它天天客滿。
33, Rue des Deux Ponts 75004 Paris午餐的menu就寫在黑板上,侍者就將加上相框的黑板搬來搬去,讓客人選餐,如果是前菜、主食、加甜點三樣就是23歐元,如果選前兩樣或後兩樣就是17歐元,這就是我們選的鴨腿,當然就是著名的油封鴨,因為有兩份,送上來一白一焦,就是皮是一軟一脆,放在黃色的Le Creuset 上桌,下面襯著用蒜頭爆香炒熟的馬鈴薯,好吃極了。這樣的鐵鍋或純鑄鐵鍋後來在其他餐廳也有小型的直接用來放主食,保溫的效果相當好。甜點是咖啡,但是附了玻璃罐裝的糖漬梨、極小極小的焦糖布丁、巧克力慕絲、深黑色的陶板盤上還撒了可可粉和糖粉點綴,一杯咖啡,一點也不馬虎,佩服極了;難怪它天天客滿。
Les Deux Magots, Jan. 27 2009
Rive Gauche (左岸)的幾家傳奇咖啡座如雙叟、花朵,據說第一家是Le Procope,1686年由西西里人所創。都在10號線上,從Mabillon, Odeon, 往東到Cluny La Sorbonne(索邦大學區),就是MS住的Maubert Mutualite站。有時我們走走晃晃,就走了好幾站省了車票回家;這樣將歷史放在腳邊、眼前的經驗,靠走路是最容易感受的,即使都是0度的低溫,穿戴完整後,必須依靠腳力產生的熱能和好奇的心才夠用。之前曾經在Cafe de Flore用過早餐,就是croisent\coffee\白煮蛋,驚人的消費,所以上回只試了甜點,還是覺得價位高,這回決定到Les Deux Magots,入座後的老先生侍者遞上menu,點了一份雙叟咖啡,甜點是由女侍者端著選,因為是生日,請自己多吃一份甜點,是大的macaron加上水果。一份甜點都是9歐元,咖啡4.40歐元。
FAUCHON, Jan 26 2009
號稱全世界最好的食物的販賣店,位於Madeleine教堂側,據說整街都是最高檔的名店街,因為我同行的CJ向來只對食物有興趣。所以我們專程來吃東西,但是Fauchon 已經現代化到用粉、銀堆砌,與溫馨的廚房相去甚遠了,舊時的黑帆布外觀仍時時縈繞在腦海,錫罐、鐵罐的包裝,都轉換成奢華的表徵,其實,原始的它就是對食物最大的敬意,這點還是要牢記在心。
1F是甜點、外帶食物、罐頭、餅乾之類。2F是餐廳,在東京新宿高島屋百貨的1F也有一家海外分店,採用類似裝潢,牆面都是大小約15"x20"的長方形鏡面,用不規則的吊掛角度讓室內變得明亮、活潑,與百年老店形象相去甚遠;一旁還有一位年輕紳士正在接受訪問,用餐的人也不會被直接投射在鏡面上,既有光線與空間感又有隱密的作用。窗外就是瑪德蓮大教堂,而食材就是新鮮、新鮮,簡單的擺飾,吃到最後沙拉的油竟然沒有一滴黏在盤子上,而且每片葉子都有味道,我想是因為這份以秋天食材為主的沙拉加了淹漬過的各類菰,酸酸的味道加上新鮮的橄欖油,口感清淡沒負擔,加上栗子和其他乾果,有香甜、飽實感,旁邊的endive將盤子拉高像一朵花。歐洲的冬天其實能生長的食物不多,這種以天然古法保存食物過冬的觀念一直保存到現在,即使屋外的溫度都比冰箱低,與自然相處就是生存之道。
總匯三明治也與一般的粗大有別,但是份量還是三層麵包不減呢!
1F是甜點、外帶食物、罐頭、餅乾之類。2F是餐廳,在東京新宿高島屋百貨的1F也有一家海外分店,採用類似裝潢,牆面都是大小約15"x20"的長方形鏡面,用不規則的吊掛角度讓室內變得明亮、活潑,與百年老店形象相去甚遠;一旁還有一位年輕紳士正在接受訪問,用餐的人也不會被直接投射在鏡面上,既有光線與空間感又有隱密的作用。窗外就是瑪德蓮大教堂,而食材就是新鮮、新鮮,簡單的擺飾,吃到最後沙拉的油竟然沒有一滴黏在盤子上,而且每片葉子都有味道,我想是因為這份以秋天食材為主的沙拉加了淹漬過的各類菰,酸酸的味道加上新鮮的橄欖油,口感清淡沒負擔,加上栗子和其他乾果,有香甜、飽實感,旁邊的endive將盤子拉高像一朵花。歐洲的冬天其實能生長的食物不多,這種以天然古法保存食物過冬的觀念一直保存到現在,即使屋外的溫度都比冰箱低,與自然相處就是生存之道。
總匯三明治也與一般的粗大有別,但是份量還是三層麵包不減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