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1

新高滋養油


Pekoe是美食家葉怡蘭的好食品專賣店。說是雜貨鋪,還有好喝的咖啡和甜點,也可以單點麵包加沾醬。
初秋、午後,有種難以拒絕的光線投進來,安靜的享用了文山包種茶做的戚風蛋糕,她所傳遞簡單、精緻生活的fu,完全無聲,卻又似大聲宣揚。

食物種類東、西不拒,鹹甜都有。往往我在茶店、咖啡店、超市,都是問東問西,來這裡也不例外,這次,我問"豆油",有種"生抽",台製的生抽是第一次抽取,壺底油就比較濃稠也比較鹹,適合滷味;和港式的"生抽"、"老抽"不同。還有一種"滋養油",是我第一次嘗試的,如果有白飯,煎個荷包蛋,就該有這種醬油。難怪,最近常常吃宵夜。醬油拌飯都好!

另有日本名家柳宗理設計的鍋具、廚房用具。義大利果醬、法國奶油,但是最最心動的是台灣茶、麵線、鹹酸甜,經過她的挑選之後呈現的品質與包裝,的確是送禮自用的選物。

補記:記得在微風超市的Dean & Deluca有一醬油專櫃,所以拍了下來,卻不清楚,主要解說台灣五大醬油莊:陳源和醬油、瑞春螺王正蔭油、金蘭醬油、丸莊白曝醬油、黑龍醬油。

美麗的賽登曼太太


總算在沙發上坐坐、躺躺、睡睡完成這本"名列世界50大小說"的閱讀。若不是封面一如書名的"美麗",真不可能完成。但是完成之後,又有一種"幸好能看完"的感覺,因為小說寫作的佈局,與背後的用心,到底想說的是什麼?歷史驚悚的部份和人的價值,完成各式各樣的人生,到底是麼樣的開始、結束?

這是翻譯自波蘭文的小說,但是牽涉到波蘭的歷史、尊嚴,對二次大戰後的波蘭有許多批判,被禁止出版。1986年透過法國出版社出版波蘭文版,1988年以德文版出版。對猶太人、德國人、波蘭人、俄國人被公認的性格多所描述,但是對人性真正的考驗,在災難臨頭時才是真的。波蘭是所有歐洲國家裡猶太人被趕盡殺絕比例最高的國家。是不是他們特有的民族性,還是區域性,或就是—人性。
波蘭的歷史多波折,被俄、普、奧環伺,到獨立,二次大戰、猶太人大屠殺、華沙起義、共產極權、戒嚴,即使回到波蘭人的手上,人民還是一樣沒保障。這些經過賽登曼太太掩飾過的身分被舉發帶到蓋世太保監禁所經歷的36小時中,她以為周圍無人可求救,卻經由層層相助救出,所有戰後的人生完全不同,也許人性被扭曲、被侵犯,但是某些人心中總是有一把尺,做他們認為應該做的事。
非常動人的故事,也深深觸動,人永遠有例外,不一定是好,也不一定是壞,生命終有盡頭,許多就無助地消逝在無知的戰爭中,許多一而再地被踐踏,永遠是未知。


在圖畫書裡也曾經看過Karen Hesse的The Cats in Krasinski Square,當城市裡被劃分出隔離區關進50 萬的猶太人,一個女孩試著用一大群貓擾亂軍用犬的嗅覺,遞送食物。雖然小小力量發揮不了長久的效應,但畢竟曾經做過。當時閱讀時以為只是二次大戰集中營的一例,並不懂波蘭的特殊情況。
交替閱讀小說、圖畫書,對人性的體會與兒童文學出發點上得到互證,藉由面對歷史的經驗想想如何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