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熱的午後,頂著陽光,想著如果有棵大樹遮蔭,坐在樹下,即使啃著便利商店的飯團,就是美好的夏日午後,就在路旁幾幢大樓間,都市中稀世難尋的細縫綠地,看到那棵樹,高聳茂密的鳳凰木,雖然孤立,卻用紅花綠葉遮了一方世外桃源,如果你曾經讀過愛麗絲夢遊奇境,那麼你一定會聯想到下一刻應該就是看到兔子......,這書是這樣開始的:
All in the golden afternoon
Full leisurely we glide;
For both our oars, with little skill,
By little arms are plied,
While little hands make vain pretence
Our wanderings to glide.
在1862年的英國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當時年輕的數學教師Charles
Dodgson開始講故事給幾個小女孩聽,愛麗絲就在其中,她要求將故事寫下來,於是Charles寫出那本最初的Alice's Adventures Under
Ground送給Alice當耶誕禮物,後來以名字的拉丁文Carolus Lodovicus的英文前後對調擬出來的筆名Lewis Carroll與插畫家John
Tenniel合作,1865年第一本正式的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出版,從筆名的由來就知道書裡面的變大變小、可以不可以、進進出出、打開關起來,作者不知不覺置入種種相對的情境,都有其邏輯思考的淵源,也讓讀者跨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成為百多年來許多插畫家傾心傾力想要有自己版本的一本書。
以Robert
Sabuda的立體書來說,不僅是童書、也是禮物書,更是電子書無法取代的,為紙本書奠定特殊地位,以日語版為例,2004年的第一版15000本就秒殺,馬上加印10000本,還是銷售一空,這種能讓經典更經典的魔力,除了愛麗絲不做二人想,看大樹升起,愛麗絲在樹下奔跑,變大的愛麗絲充滿房子伸出四肢,到打開的餐桌,順著手灑滿空的撲克牌,每一個開面都是驚喜。在6/16-9/16
國立歷史博物館開展「立體書的異想世界」裡即將對世界各地的立體書深度剖析,不要錯過。
即使這樣被歸類於兒童文學的作品,其影響遍及舞台劇甚至包括音樂劇、芭蕾舞、歌劇、電影,若深入藝術欣賞,那麼攝影、藝文創作都可見其身影,跨領域的創作也時有所聞,
成為文學、藝術、時尚的靈感,廣泛程度於平日所見之產品設計、櫥窗擺設,處處可見。 所有書中經典的畫面如兔子拿著手錶、愛麗絲變大塞滿屋子、那瓶"喝我"的飲料罐、樹上笑臉的貓、下午茶、毛毛蟲、豆豆鳥、長脖子的愛麗絲、最後那把飛散的撲克牌!都成為無法取代、滿是聯想的故事。
2012年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也以她的風格詮釋了愛麗絲,大大小小的點
隨著畫面變顏色,她呈現愛麗絲看到的景象,而不是讓讀者看到愛麗絲的外表,所有的心情的緊、鬆、奇、待、幻,都用她那馬上可變認的點又緊又實,可放可大來詮釋,在變成長頸愛麗絲之前,讀者只有愛麗絲的心情沒有愛麗絲的相貌,隨著感受愛麗絲的惶恐、好奇、周圍的變幻、連Tea-party都只呈現花器、桌布、帽子、蝴蝶、果汁、花朵、果樹上的水果,並未加工人物,她的表現方式著重在以周邊的實物穿列視覺與幻覺的交替,點點就像空氣又像配樂幫故事呼吸、加上節奏,成為最前衛藝術的愛麗絲。
世界各地都有對愛麗絲著迷無法自拔的粉絲,他們組成Lewis Carroll Society一個已經有北美、英國、加拿大、日本、澳洲多分會的機構,有兩位瑞典的作者和繪者親自到牛津深度研究愛麗絲夢遊奇境故事發生和寫作的發展始末,她們考究到連當時Mr.
Dodgson和小孩玩什麼、拍什麼照、如何用手帕折小白兔、對Dodo鳥的習性,也提到:比對當時孩子的生活,愛麗絲算是上流社會的家庭,所以舉凡對話、活動都不是普通的生活,她們寫、畫了一本The
Other Alice, The Story of Alice Liddle and Alice in Wonderland,是喜歡愛麗絲一書的讀者不能錯過的。如果故事是場戲,這本書就是所有的前置作業。
喜歡旅行的資深編輯Linda
Sunshine就將愛麗絲的精神到處實證寫作了All things Alice,不是只有在英國,在美國、義大利、法國、日本、俄羅斯都可以體驗到愛麗絲的影響,在藝術作品、佳句警語、書信寫作、食譜、拼圖、遊戲都可以看到愛麗絲故事的身影,紅心皇后的strawberry
jam tart,掛著drink me牌子的粉紅檸檬汁,Humpty Dumpty Scrambled Eggs,槌球遊戲、撲克牌,Lewis Carroll的概念與邏輯簡直滲透每個角落撲進我們的腦裡讓人們毫無招架之力已經被愛麗絲洗禮。
英國牛津城裡還有一家愛麗絲小店,有愛麗絲提袋、愛麗絲衣架、文具、撲克牌,知名與不知名的世界各地設計工坊裡也出現巨型的燈泡造型檯燈、超大的洗衣夾長板椅、像大巨人用的錄音帶造型茶几、魔術方塊樣的書架、像一本巨型翻頁棉布書的床,即使零食中裡超大的pocky棒、超小的水罐,美術館裡袖珍娃娃屋,公園造景,甚至走入借物少女艾莉緹的世界裡也令人想到愛麗絲,使用者與設計者想要變大變小、穿梭時光、進出現實與超現實的心,其實一刻未停。
(K's Times 2012 6月刊)
寫這段的過程其實開始在一個炙熱的午餐時段,Charlene最近迷上鰻魚飯,將我有生以來對鰻魚的拒絕全都補回來了。但這餐廳在一熱鬧得不得了的飲食街,所以開車的話也要停個大老遠,頂著太陽走一段路。這天因為貪吃,又出發了。在建國北路錦州街口附近的路邊看到一棵大樹藏在一個私人小公園裡,開著紅花的參天鳳凰木,驚為天人。我真的很想在那樹下睡個午覺,但深受蚊子寵愛的我從來都不敢輕易嘗試,我想愛麗絲會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