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31

at V&A Musuem


我從來不是Pink Floyd的粉絲,但是聽孩子和年輕朋友們說起這個展覽,還是很好奇,而且據說有些科技處理,讓他們很驚訝。(我以為是VR之類的,不過到現場發現不是)我也想去看個究竟!V&A向來有最多設計、織品相關的收藏,大家知道從外地帶(ㄑㄧㄤˇ)回來的就放在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女王和先生喜歡的就放在V&A,國家以經濟實力買回來的就放在Natioanl Gallery,有人像為主題的就放到the Portrait Gallery,當然還有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設計博物館,都各有建築、收藏、展覽的意義。

進到V&A Museum就先被一個「Plywood」的展覽吸引,這裏介紹夾板合成的原因和由來,將樹皮削成薄片,捲起來像是一捆布,然後以膠密合,這樣的木板有著樹紋,又能加強比原來樹材更堅硬的質感,節省耗費的木材,是建材上很大的發展。做成夾板後,可以再塑形做成家具,或是其他設計用品。早期,飛機也是用木頭做的,或是用木頭先做成模型,再以鐵片完成最後機身。


發展夾板之後,許多課桌椅因這項發明而出現不同的設計,我們現在看到很多Eames夫婦或是Hans J. Wegner設計的名椅都運用到塑型的夾板,這些夾板甚至還要精選花紋,利用顏色不同的木頭合成做成間隔的線條,再拋光打亮。

這樣一個展看完,就覺得應該隔天再來看別的,好像某種好菜或是好酒,最好不要混喝,太可惜了;或是因為一次吃太多好的東西而失去敏感的味覺。但是我的目標是PF啊!所以繼續往前走,其實還跨過了Balenciaga的回顧展,整個展覽從Balenciaga到巴黎當學徒開始說明高級時裝的改變。後來日本的三宅一生與川保久玲都受到立體式剪裁的影響,我們現在很多穿著不知不覺在那樣的影響下,也許就是寬鬆覺得舒服、又不邋遢,有個比原來身體還好看的外罩,讓許多知名設計師都對Balenciaga心服口服。


對一個沒有特殊技能的人如我,就會看這個想學這個、看那個想學那個,心想如果可以學學家具的設計或是衣服的設計,應該是很過癮的事!?同樣的事情到了看Pink Floyd的展時,就會覺得如果會做音樂一定很酷。哈哈,這就是我說的:藝術的最好的價值是鼓勵不在此領域的人想像自己有這種超能力。因為每一樣都是「人做出來的」。

話說前幾天的聚會裡,一群年輕人問媽媽我對Pink Floyd有什麼印象的時候,我只會說The Wall,連The Final Cut都不知道就已經贏得尊敬了,真是可愛的小孩;其實我都亂拼湊,連溫布頓網球賽的女子冠軍選手的教練都讓我拼出來,我只能說「我是那個時代的人」,惹得孩子們大笑。以前年輕的時候總覺得長輩與我們的生活距離很遠,漸漸地,自己變成長輩的時候,看著他們看我的眼神,也有這樣的感覺。

不管那麼多了,還是先排Pink Floyd的長隊伍再說。一群老人瘋狂地進入這個展場,佇立在每個年代的牆前,原來進場時每個人發的耳機會隨著位置移動來播放不同的音樂,所以不必調整任何頻道,或是次序,走得快或慢都沒關係。音樂與訪談隨著移動自動更換,這是耳機公司Sennheiser所提供的系統。整個系統不管是充電、感應、消毒、與耳機的連結,佔了入口整面牆,非常壯觀。


好奇的是裡面放了很多不同設計的電話亭,根據後來請教發燒友的資料顯示:電話在當時代表「疏離感」,和現在的確意義迥向,現在的手機是我們與外界聯繫最直接的工具。我們看到不同時期的Pink Floyd迷在不同的電話亭前自拍或是取影,想必各有心中的青春物語。


他們發跡的時間始於1963年,這五十多年來經歷不同的組合與曲風,隨著時代變化、政治風向,不同的年紀有不同的風格代表。和弦鍵盤手Richard Wright(1943-2008),在訪問中用不同的和弦彈奏方式帶出為什麼當年PInk Floyd的曲風即使怪異仍不離和諧;靈魂人物Roger Waters談他們為什麼在Animal裡運用了有如Animal Farm裡的動物來對話歌曲。吉他手David Gilmour著名的Fender吉他也來到現場,一把是二十歲時爸爸媽媽送給他的禮物,另一把是後來伴他參與重要演場和專輯的。

現場的佈置也極盡可能的呈現當時的封面美術設計與舞台設計。每一個風華年代都是一群想要將事情做到極致的團體完成的,作曲、演奏、錄音、演唱、視覺、表演,尤其帶著時代年輕人的思考,看著他們的過程走到拆夥、結束、各自發展。

展覽出口前,可以進入一間席地而坐的房間,四面牆上重置某年演唱會現場,彷彿將觀眾帶回八零年代,我也坐下來,想想那些年我到底在做什麼?!走出這個宛如演唱會的現場,最後在這首曲子的圓形畫面中結束。播放著Learing to Fly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