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3

麻州買蘋果


小時候高年級時有"語文輔導課",老師某天發了一張"麻州採蘋果",作者住在麻州,到郊區採蘋果的經驗寫成一篇短文,就讓當時小學生的我充滿想像的口水,那時台灣蘋果都是進口的日本蘋果,蘋果是貴的水果,不像在美國,是平民食物。後來又看到胡適說的,到康乃爾大學讀農,但是分不清蘋果種類,所以休學;原來蘋果很多很多種,紅的、綠的、深色的、淺色的,現在接枝了還有綠蘋果透粉紅色,上星期果商強力推薦。

住了一陣子美國也愛吃蘋果會分些種類了,但是東岸的不大一樣,這些叫Empire apple,西雅圖的大多是Fuji、Gala,隨著價錢,果農也種高利潤的水果,以前常見五磅一元的Red Delicious(五爪蘋果)已經很少了,現在還有Pink Lady小小的也好吃,有一種很少但是別錯過的是Honey Crisp,台灣說是蜜蘋果,但還是不大一樣。色美香甜,在西雅圖的朋友千萬別錯過,當然要買的時候也別手軟。

Norman Rockwell Museum, Oct. 22 2009


如果不是有地板,一定以為是有人駐足在海報前,這也是一張著名封面。


(禮物店入口)

經過素椿老師的介紹,才知道這位在美國家喻戶曉,經典畫面的創作者。Norman Rockwell(1894-1978)
少年時就顯現才華,在畫會、學校、專業上都是佼佼者。他筆下的人物就像相片,但是多了情感,嚴格地說簡直像修過的相片,一般人瞬間驚喜悲傷的神情被他永恆留下。他喜歡臉上的皺紋、誇張的神情,但是這些誇張的神情都是誠懇、善良、關懷,雖然可以說是廣告型的美式生活,像是宣傳美國的親情、住宅、富裕,但是在不同時期他流露的社會關懷,透過畫筆堅強地表露。譬如戰時、學校分區、社會百態,都是他筆下的精選。

他為POST週報畫的封面,有300多幅,已經成為經典,你只要看到這樣的圖就知道,別人也模仿不來,他用相片、真人扮演來為他的畫面構圖,即使戰時為軍人請命的襤褸軍裝也是整整齊齊的畫面,進到他的畫室就知道每樣都是整整齊齊地,這幢畫室是他最後的畫室,經過20多間畫室後,他稱這間是the best,他的畫面和筆觸是真的太乾淨了,自認被林布蘭、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畢卡索影響的他,畫面講究工整仔細、光線明暗,細緻到所有衣著、舉止、體型、表情,對小人物、大人物都公平對待。

(畫室,由街上整幢搬來的)

從波士頓的機場一路開過來,橫跨麻州,大概要兩個半小時,緊抓著楓紅季末,滿山遍野的秋色,實在滿足,下了90號洲際公路,迴轉進小鎮,都是大大的房子,綠綠的草地,沿著路標、紅色的指示牌一路走,加上導路的GPS,沒有錯過就進入停車場。看到空曠的停車場和沿途的幽靜,以為自己來了個沒什麼人要來的博物館,進去之後才知道小學生早已成群結隊聽著解說,每張畫前,就看到一群搶著舉手回答、充滿好奇的孩子,一點都不冷場,老年的解說員個個滿腔熱情,現代美國社會的爾諛我詐也需要他們的正義洗禮,許多銀髮族拿著耳機,與朋友分享看圖的感受,室內聲音非常多但卻不嘈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