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1

永續的習慣,如何永續?

向我第一個邁向百歲的朋友致敬!

Photo courtesy, by Mingfang Tung

Marie是我在西雅圖認識的一位長者,1989年初識時,是鄰居,我不知道她的年紀,只知道她開始學中文。偶而會用圓圓的腔的中文問我問題,一定要將發音發清楚的精神讓我非常敬佩。後來得知她年輕時留學奧地利,學語言學,精通德語。這有底子的,果然學新的語言不同凡人。
當我去她家的時候,發現她用鋁箔紙的方式,是將用過的小心折疊,留待下次,可以重複使用很多次;果皮和廚餘的處理是將碰到口水和沒碰到的分開,乾淨的用掩埋的方式處理;她和先生的車子是1945年的VW金龜車和休旅帳蓬車。我離開西雅圖的那年是1994年,她送我一個家裡的銅質盛器,她說她年紀大了,東西越少越好。可我也很糟糕,搬家搬了幾回就忘了在哪兒了。

八十幾歲時她「整修」了髖關節,沒多久就看到她拄著拐杖開始動、開始散步,最後竟然還開始騎腳踏車。西雅圖有一條著名的,由鐵道改建的自行車道,她將腳踏車用汽車載到超市停車場,然後開始騎腳踏車上專用道,騎一個小時後,再回到超市購物。八十幾歲時,也彈鋼琴給大家聽,只要坐下來,馬上就可以彈出蕭邦的夜曲。

見面的第一句話,一定是「Oh, dear!」從沒見她發過脾氣,說起她和先生認識的經過,她笑咪咪的說:「That's a disaster.」他們都是退休的老師,隨時不忘糾正我的英文發音和錯誤的說法。看到她,我常常聯想到我的外婆,類似的年紀,卻因為環境的關係,是個迥然不同的人生。Marie就是我的朋友,我從來不覺得她比我年長很多,因為她隨時好奇,好像隨時可以學新的東西。

他們夫妻冬天就開著帳蓬車慢慢往南,到加州的棕櫚泉過冬,沿途睡在自己的車上。春天到了,再慢慢開回西雅圖,年年如此。他們的兩個成年的兒子都住在加州,只有耶誕節相聚。這是我的人生中第一次這麼接近年老的夫妻,如此獨立的老年人,獨立、關心周圍的人事物。彷彿就是這麼自然,人老好像就該這樣。

不過,有一天,年長的老先生先走了,他說他要將骨灰灑在他最喜歡去健行的雷尼爾山。於是太太和朋友、孩子、鄰居找了個時間,辦了另一趟健行,就沿路撒骨灰去了。留下一盒帶回家,放在客廳裡。

接著的某一年,我聽說Marie結婚了!多麼的開心,是她年輕時的鋼琴學生的父親,他們有時會相約外出用餐,某次在St. Louis拜訪那女兒時,老先生Bob在著名的拱門下向Marie求婚。他們賣掉Bob的房子,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旅行、外出、做想做的事。每個月慶祝anniversary。因為八十幾歲的他們不知道可以慶祝多久。他們大概慶祝了十年,很珍惜每一天相處的時光。因為往往不是這個病就是那個痛的。幾年後,Bob也逝世了。今天,Marie一百歲。

這樣美好的故事,可能需要完整的社會福利、健保架構才能發生;也需要他們的理財規劃;好的個性;珍惜彼此的配偶。從Marie的惜物,我想到簡樸的生活。簡樸但不貪小便宜,我們周圍很多勤簡樸的長輩,可是容易貪便宜,這些原來是從小養成的美德,但到今天反倒被商人利用,成為一種無知或過度的消費而不自知。譬如說便宜的家電、便宜的食物、便宜的衣服的背後可能有無法通過安檢的電壓或是次級的電路系統、未知食品來源、布料上附著的化劑或是廉價被壓榨的童工。我看到Marie的東西可以用好幾十年不會壞也不變形;毛衣、杯盤、傢俱、汽車等等,因為她買的是好東西。她的園丁固定修剪樹木,讓樹木長得好又壯;不像我們節省園丁費,將一棵棵好樹變成沒有價值的植物。

近年來經常被提起的sustainable,永續,是不是應該也包括:我們購物,付該物有所值的精神。如果大家都要貪眼前的小便宜,絕對在不知不覺中付出更多的代價。而永續的精神是不是也要有對人體貼的心?讓一份溫暖長長久久持續在心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