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4

Wild Things in town 1.2.3

這趟旅行,恰好趕上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的展覽和電影,並不是半年前規劃時所知道的,幸好MS即時的資訊,真是出乎意料地幸運。所以能夠完整地從三部份來看Wild Things:Animazing Gallery, Morgan Library and Museum, 和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電影。

1.這是位於紐約Soho的Animazing Gallery,展出Maurice Sendak的原畫、手稿,就像展覽所引用Maurice的想法:從沒想過要賣這些東西,太難割捨了,但是隨著年紀,想法會不同,即使到80多歲了,也算是另一種成長與改變。當然如果看到這些標價就夠咋舌的,只要是黑白真蹟就超過一千元,Nutcracker的封面是水彩上色的,標價15萬元,對知名作家,如果臨老有這些計畫外的收入也是好事;沒有預算,我抱著多看多賺的心理來觀賞,只要看到就很棒唷!

(Gallery外觀)

(展覽海報)

展出作品從角色定稿前的塗鴉、鉛筆畫稿、限量製版的海報、海報原稿(New York Is Book Country、Harper's Publisher)、彩色原畫,最難忘的是Max's mother的造型,他想了很久的,但是最後書上並沒有。看完展覽後,我猜想有些"好東西"大概都已經落入收藏家之手了,這裡大部分是小張的鉛筆粗稿,或並沒有成為書的草搞,但是能看到如Little Bear的造型圖,相當值得。

2. The Pierpont Morgan Library是個私人收藏圖書館,是幢精雕細琢的建築,有非常豐富的古書,從一樓大廳就非常精緻壯觀,在好幾個房間都放滿了整櫃的精裝書,雖然不能翻閱,光看書背已經很精彩了,收藏的古畫從15世紀開始,這位收藏家非常"過份"到他的財務顧問都禁止他買書,因為已經太多了;這次展出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的原書部份手稿,是向費城的Rosenbach Museum & Library借來的,(RML是全世界收藏最多Maurice Sendak作品的地方),展出內容包括:原來設計的封面,後來的封面,最珍貴的,那幾幅由小到大的跨頁。

圖畫書原畫與一般畫展的畫有些不同,因為圖畫書原畫是為了做書,所以畫面上會有些尺寸標示,譬如說,會注明gutter space, 用來處理裝訂時造成的縫隙,或是角落留白所以尺寸要先說明,或是描圖紙上的"pen and ink","watercolor"是創作者自己的記號,都變成圖的特色。欣賞圖畫書從看文字,看圖,到—看設計,的確始料未及。原畫與成品其實都有差距,很可惜沒有帶一本書對照,只能囫圇看。
這次的展覽可能為配合電影的上映,也在45年後將作者的理念進一步展示陳述,因為經過千百萬人閱讀後再放回一起的感想一定很不同。

3. 回到電影的部份,嚴格地說,這是一部以閱讀書之後所發展做出的電影,並不是所謂以書改編而已。圖畫書中並不說明媽媽的角色或家庭狀況,單純從孩子的行為和反應和後來的想像出發,雖然靈感來自Maurice小時候的經驗,被歸類為半自傳體的故事,其實既不可愛也不詼諧,但是充分疏導孩子的情緒,隱示母親的關懷;就像所有Maurice的作品,少有童趣的,都是有所指,有所涵意。不明說的也會用圖暗示,讓情緒深沈到灰暗帶,再彈出期待,有願景的未來。
(電影廣告小海報)

電影裡的Max情緒受到壓擠,沒有頃訴的對象,媽媽和男友調情,姊姊正值青春期,看到他受委屈都沒有來幫他一下,和朋友自顧自地離開,他那一幕站在桌子上穿著小狼裝大喊"Woman, feed me!"正預告他餓了,無法控制情緒的極限爆發,不像書上的關到房間自行想像,他飛奔,飛奔到媽媽追不上,看不見,找不到的森林,整個場景因為電影需要,放大變遠膨脹效果,所以野獸們的部落、追逐打跑、內部失和、那隻總是找麻煩的,就成為電影的主軸,概略地說,Max的情緒被野獸的情緒取代,繼續發展為電影。承繼Maurice Sendak的不是只為了小孩寫作的觀念,電影也不是兒童電影,也許兒童時積壓的情緒到成年時會被繼續放大到無所遁形;我們每個人心裡的失望、憤怒、恐慌,都被拿出來,看完之後也許是更深的憂鬱,也許是全然的釋懷。

3 則留言:

yujinchen 提到...

哈囉,經朋友告知看到這篇文章,不知道是否可以轉載在[童書新樂園]電子報?
http://paper.udn.com/ZOPE/UDN/PapersPage/papers?pname=PIB0001
我是玉金。

Charlene Lai 提到...

可以啊,謝謝指教,只要註明出處即可。

yujinchen 提到...

請問發表者的姓名和頭銜?
可以回信給我?
yujinchen@livemai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