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i ea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i ea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11-15

沙茶牛肉

網球隊學妹說要報名米粉杯大賽,所以我們的「贊助人」馬上做出味香料好的沙茶醬獎勵大家,讓大家加餐飯。雖然我只是敲邊鼓的角色,也有幸拿到兩罐沙茶醬。放在食物櫃,等著買好肉來搭配。


2015-08-06

早餐對話

經過長長的旅行,我再度回到西雅圖,距離上次已經三年多了。
據說這裡的改變很大,接我們從機場到旅館的年輕朋友說:「唷!三年,Seattle變很多唷,灰塵變很多。」因為到處蓋房子,大概八年前雜誌就曾經報導這裡是對單身年輕人最好的城市。因為生活機能好,而且工作機會也多。不像波士頓、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的高房價、高物價,和相對混亂的大都市生活。這裏適合小創業,藝術工作者。


2013-08-03

小時候的味道

每次到東京都要到船八吃個炸物,雖然我的富貴朋友們都不屑這樣的地方,有的說太油、也有的說沒聽過、要吃天婦羅不是都要"天"字起頭的店嗎?有的說那是鄉下人去到城市裡吃粗飽的地方,anyway,那裡有我小時後的回憶。而且我也吃不起天字起頭的地方。

第一次到東京是高中聯考後,算是第一志願的奬賞!當時最會寵我的大表哥已經到東京讀齒科了,表哥表姐們在暑假同到東京與他們的爸爸媽媽團聚,加上我家,都是年輕大胃王,當然姑丈要帶大家去這樣的地方。除了固定的餐點,還可以加點新鮮的海鮮。後來帶著孩子們來,就可以感受到每個人把一整份天婦羅和一大碗飯吃完的快感,甚至有一次已經花到沒有現金,拿著百貨公司退稅的錢也要吃一頓才要回家。那個鄉下人吃粗飽的大餐已經從一千元日幣漲到兩千多元了,吃著吃著就想起父親,趕緊送了個簡訊謝謝他教我享有美好人生,我天生會找小樂子,買個小文具、這樣一頓飯就滿足了。

想我父母曾經給我的那種天塌下來都會為孩子檔著的愛,我也願意這樣傳承給我的孩子,這是心意,其實與能力無關,但是孩子感受到就會長出能力來,回應給父母,成為堅固的情感。

僅僅幾句話,我那天兵老爸也傳話回來:寶貝女兒,太好了,幫我也吃一份唷!pay one get two......我啼笑皆非,老爸的英文就那麼幾句,這樣也要用英文?我想我遺傳到那種樂觀的心情,總是自以為很賺,多賺了一份呢!

2011-11-19

發揮原創精神的Woolloomooloo 2

Jimmy是我成立工作室的始作俑者,也是工作室對面Woolloomooloo 1(富錦街95號)的主人,這回在信義路大張旗鼓做了另一間真的像餐廳的Woolloomooloo 2,的確驚艷,從剛開始在工作室裡聽到的電話鈴聲與交談,隱約知道有大事要發生,現在看到成品的材質與風格和個個變得瘦削有神的工作人員,不知道有多少人花多少心血才能打造出這樣有原創性、設計感、手作溫馨的地方。


在Woolloomooloo 2 有一般的餐椅、用作分隔類似沙發的大抱枕椅、戶外的stools、小朋友的矮凳、加上大抱枕椅側附的cocktail table...仔細地看,就像設計師在玩大件的積木。常常看到也是設計師的Jimmy 太太將一箱積木倒在地上和孩子一起玩,但是他們夫婦玩著玩著就將積木玩大了,作成餐廳。餐廳內所有的椅子都是Jimmy設計,以我與他合作過的經驗知道:他與木工與鐵工師傅的默契,他們充分信任設計師的創意,願意接受挑戰,可以將木頭和鐵件任意拼組,這回加上夥伴們親手縫製的坐墊、椅子,看到這些拼組的作品流露出專業的成果,幾近不可思議。不禁讓我想到Art Nouveau時期代表人物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在打造The Willow Tea Room和其他房子如The Hill House時也設計了許多傢具配合,就是現在我們在Cassina看到所謂的名椅的由來。回想所有建築、傢具,再經典也是從最基本的設計開始打造!

在一個很多人離不開"名牌"的城市裡完成一個純屬要用什麼來做什麼最適合的設計,就是跳脫旋渦自闢新路。當然需要清楚地思考過,我在Woolloomooloo 2的感受就是每件設計每個角落是經過清楚的思考功能、動線和使用者的調性、想要呈現的風格,沒有浪費的空間、不做無謂的花費所經營出的高品質。


所有原來在Woolloomooloo 1工作的年輕朋友們直接間接地參與整個規劃,從無到有,聽到他們談論烤箱、冰箱規格,挑選餐具,選字型,甚至連菜單都是自己研發,整體強烈的機動與分工合作,展現出不畏困難的拼勁,極度要發展出個人潛能的熱情。當然,我也不只一次地看到有些父母激烈地反對孩子從事餐飲業,就讓一個個有潛力有熱誠的年輕人離去。

往往在辦公室裡聽到最殘酷的就是年輕朋友掙扎的身影和Jimmy無力開釋、講不清楚的中文交雜地解釋人生的目的、理想給那些不知道要滿足父母還是聆聽自己聲音的年輕朋友們聽,其實最無奈的是這些善良又有潛力的年輕朋友好像沒有自己心裡的聲音,然後就不再看到那幾個年輕人了。參雜著我也感受到年輕人受到家人的壓力,要做個"辦公桌"的工作,或是"學有所用"的工作,其實家長想要的安定往往是最沒有保障的,但是解不了這樣迷思的家長卻越是執著將自己的想法要孩子實踐。

反正該走的留著也是個業,人生聚散在這個餐廳籌建的過程,種種來來去去,唯有相近理想的夥伴可以持續合作。我旁觀這樣的事情發生深覺榮幸,因為生活中有這樣的人物們出現充滿了啓發。祝這個充滿原創性爆發力的園地繼續茁壯,為我們的城市帶來另類風采!

2011-06-05

LOOK! What we did today.



端午節到了,總想即使店裡的粽子也是"人"做出來的,那麼,我們應該可以試試看!?
小孩考完本年度大考,星期五就放假了,我們真不知要做什麼才好,四天連假,所以醒過來討論的第一件事就是
"那~我們來包粽子好嗎?"
"好!"

2011-02-04

年夜圍爐

好久沒認真做菜,都是一葷一素就和小孩打發了,今天特別想想要做一點不一樣的,雖然打著渡假的大旗,還是持續勞碌本性,決定動一下廚房。
我從雞湯開始,因為早上就想要一碗熱湯,只要全雞、蔥、薑就夠;
一磅的Kalbi Beef,這種以我們常用來炒肉片部位的牛側beek frank,調味醃漬過韓式醬料,在附近超市就可以買到,單價也平易近人。
zucchini,是我比較想念的青菜,有機高麗菜,酷似台灣高麗菜種,也方便又易煮。

2010-11-21

French Toast

週末有時間做早餐的話,試試看這個
一個蛋
一杯牛奶
半杯cream
一大匙肉桂粉
均勻打散,將隔夜切片麵包放進去,越有洞洞、嚼勁的麵包越好。
用鏟子壓一壓確定麵包吸飽蛋汁

平底鍋加中熱,塗上奶油,有點滋滋的效果時,放進麵包,約兩分鐘或確定底面已經乾熟,再翻面。
這樣不會黏鍋也確定蛋汁熟了。
serve with maple syrus,加上水果、培根片。
當然比起很多網路上的食譜,這樣的做法實在很陽春,但是中年的我實在不需要太多的膽固醇和糖。所以蛋和奶的比例真的以個人需要為前提囉~
在等麵包煎熟的時間可以煮水做咖啡或是泡茶。我現在已經不用象印或虎牌之類的熱水保溫器了,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喝的時候再煮的開水,因為一熱再熱的開水證明有較多不必要的金屬含量。
家裡現在有french press壺,所以磨好的咖啡粉,沖下熱水即可。
或是插電的磨卡壺也很方便,下鍋前將咖啡機備好,煎好麵包就配上熱熱的咖啡。

2010-10-02

麵包~麵包~

孩子們暑假回到台灣,最想念的就是台灣的食物;從各類鍋、日本料理、小吃、鹹粥、市場的小菜、燒餅油條、包子饅頭銀絲卷、土司麵包、家裡做的紅燒肉、牛肉麵、果凍、珍珠/仙草飲料、小籠包、叉燒肉、要回去之前得先看看小抄是不是想吃的都吃過了?過癮了嗎?還要打包泡麵和餅乾進皮箱,真不知道生活在台灣的孩子知不知道自己這麼幸福,這些超市、巷口、菜市場、7-11就可以買到的食物,讓生活在國外的台灣孩子們垂涎思鄉。

2010-09-21

颱風天做菜天

9/19/2010, 昨天想要吃牛肉麵,但是想到的時候市場已經下班了,所以打電話到牛肉店預定一條台灣牛牛腱,萬國牛肉店在東門市場裡,是朋友孩子同學的家,頂著"孩子同學的媽媽"的代號,拿蔥拿薑的。
沒想到颱風警報讓市場又爆紅了,刮著風雨大家搶著買菜,我也去湊一腳。

萬國牛肉店 特製薑

並不常到東門市場,因為不易停車,像我這麼愛吃愛買的,總是買到提不動。到南門市場的話,停車方便許多。但是今天為了牛肉一定要跑一趟;所以車子開到烘焙者,喝我的本日咖啡,撐著傘,沿著永康公園、永康街、信義路、金山南路、進入市場,光看到那條牛腱的長相,就知道不虛此行,多走一點都值得。

2010-07-31

找到了!


這是早餐台上的果醬架,看到以愛吃Marmalade 塗在烤土司上的Paddington Bear為代言者的橘子果醬。

2010-06-04

Scones for breakfast, May 29, 2010

哈!我喜歡英式鬆餅(scones)加上Paddington Bear最喜歡的橘子醬(marmalade),這也是極簡單又普遍的英式下午茶甜點,但我卻拿來當早點,是時差嗎?
昨天早上,醒過來發現什麼都沒有,沒有麵 包、沒有包子、沒有饅頭、沒有稀飯,最快可以端上桌的就是快烤一盤scones。所以打開一盒scone mix,就開工了。前後十五分鐘後就熱熱暖暖地上桌了!

我們看 Paddington Bear的書時,千萬不要忘了牠最愛的Marmalade,附上製做的recipe。 一直以為他的書中有食譜,但是並沒有,只有教大家怎麼吃,一定要兩隻爪子才夠用,拿好,記得舔一舔。


如果下回出門旅行時,別忘了帶Paddington Bear一起拍照,還可以上傳相片到專屬網站報到。





附上今年的一則新聞:英國著名果醬公司與Paddington Bear簽下合約,要Paddington Bear推銷他最愛吃的Marmalade。作者Michael Bond的女兒負責這紙合約,她說也不知道為什麼,從來沒有人想到要請Paddington Bear作為marmalade的代言人,但是她們雙方都希望這會是一件長長久久的合作。


看Paddington Bear的書可以發現,從Oct. 13, 1958出現,五十多年來有不同的畫家為牠畫插圖。Peggy Fortnum多為文字書插圖,R.W.Alley則為圖畫書版本,甚至David McKee也曾是其中一位。

2010-05-29

Bistro le Pont 樂朋小館

剛剛完成今天的reading group,週六晚總是比較餓,因為用腦用體力;就像每次讀書會結束,總是特別想吃東西。
送走最後一個小朋友回家,我們還在線上與大姊姊skype,不知道要吃什麼。
"那你們去吃樂朋吧!"
這個遠在太平洋那邊的,比在台北的還要消息靈光,以香蔥鵝油著名的高雄橋邊鵝肉店在台北開始另一種文化產業。
鵝油早已在Pekoe看過,但是總是過度小心油類攝取量,放在人家店裡比放在家裡安全多了。偶而吃一次就好。但是今天嚐到,沒有油味,只有香味,CJ連吃兩碗肉臊飯,我點了一份confit和炒高麗菜,加了一杯house wine,帶著嘗試的心情又點了紅油炒手、米粉湯、小黃瓜。下次知道我要吃什麼了。

Bistro le Pont
潮州街176號

2009-10-23

麻州買蘋果


小時候高年級時有"語文輔導課",老師某天發了一張"麻州採蘋果",作者住在麻州,到郊區採蘋果的經驗寫成一篇短文,就讓當時小學生的我充滿想像的口水,那時台灣蘋果都是進口的日本蘋果,蘋果是貴的水果,不像在美國,是平民食物。後來又看到胡適說的,到康乃爾大學讀農,但是分不清蘋果種類,所以休學;原來蘋果很多很多種,紅的、綠的、深色的、淺色的,現在接枝了還有綠蘋果透粉紅色,上星期果商強力推薦。

住了一陣子美國也愛吃蘋果會分些種類了,但是東岸的不大一樣,這些叫Empire apple,西雅圖的大多是Fuji、Gala,隨著價錢,果農也種高利潤的水果,以前常見五磅一元的Red Delicious(五爪蘋果)已經很少了,現在還有Pink Lady小小的也好吃,有一種很少但是別錯過的是Honey Crisp,台灣說是蜜蘋果,但還是不大一樣。色美香甜,在西雅圖的朋友千萬別錯過,當然要買的時候也別手軟。

2009-10-19

太辛苦嗎?

老闆正玩著小孩,轉來轉去,上拋下拋,非常有創意。第一次到這家店時,主人也坐在桌邊吃東西,誤以為是熱情的客人要讓位子給我們,等到我點了一杯double shot soy latte時,老闆跑過來看看我,"你就是點那個d@#%的客人?"說了個我聽不懂的,d開頭的字,"我們的咖啡通常已經比較濃了,妳喝喝看這樣會不會太濃?",果然,因為杯子小,兩份的濃縮咖啡襯上豆奶的味道,完全蓋下豆奶的腥,喝起來超級濃,但卻留下醇味,非常好喝,讓我有時連深夜都想要喝。要做好這樣的一杯飲料,也不是容易的事,據說除了老闆,店裡還沒有人做得出來。等我去結帳時,老闆又很逗趣地說"咖啡喝很重唷!"

孩子正小,父母逗玩著,年輕爸爸說他是學建築的,建築太苦了,不會讓孩子再學;讓我想到:很多式微的技術,就因為父母認為太苦了,不鼓勵孩子學,所以漸漸沒有人會了,很多大人、小孩為了快快賺錢,就到便利商店學收錢,年輕人大都變成服務業,其實任何一個行業只要做的精,沒有不辛苦的,難道我們真的不要小孩太辛苦嗎?

每個家庭有其特色,譬如說父親修車,小孩從小耳濡目染,就是比別人機會多,長大就算不是從事這個行業,也多一點概念。記憶中,父母好像沒有說要找輕鬆一點的做,父親每天與數字為伍,想要休息怕小孩無聊,就出了一個小黑板的算術加減式給我,我玩得很高興,全都做完了,還擦掉幫自己多出一點題目,就因為數字就像家裡的好朋友,所有加減乘除對我都很友善。這些從小養出的數字、理財觀念,我卻偏偏放棄,以為很酷要學個家裡都沒人會的,就選了工程當主修,果然不知道念了什麼;之後力不從心,也不具天生的敏銳和後天的投入,接著就變成全職媽媽,幸好我的母親愛做手工,我從小旁邊看著看著,即使不動手也懂得皮毛,做菜也有點概念,就這樣學過日子。

我的父親和母親很少對我說"那個太累了,不要去",也說不定當他們這樣說的時候,我就偏要去試;現在自己身為母親,就知道要多分析、多瞭解孩子的性向,千萬不要怕辛苦,而且不要怕孩子辛苦,這是一種習慣與能力的養成,最好用的格物事理就是"不用怕",不要怕失敗或做不好或累。做為人,辛苦一點沒什麼不好,嚴格來說也許不叫"辛苦",就是事多一點,但可以做得很好玩,很別緻,很用心,真正要出人頭地有一技之長,應該都要辛苦一點才做得到。

想想孩子要面對的,是他們的未來,現在看起來,只能將重心放在"我可以做什麼?"、"我可以為別人做什麼?",因為今天放眼而去的工作,絕對超過30年前父母的想像,甚至同樣職稱如"老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觀都與過去不同,更別說投顧、理財、芳療師;如果大人和孩子們可以找到一個適乎能力,怎麼做都還有空間繼續發揮、不覺得辛苦的工作,不就是最幸福的事?

2009-09-21

新高滋養油


Pekoe是美食家葉怡蘭的好食品專賣店。說是雜貨鋪,還有好喝的咖啡和甜點,也可以單點麵包加沾醬。
初秋、午後,有種難以拒絕的光線投進來,安靜的享用了文山包種茶做的戚風蛋糕,她所傳遞簡單、精緻生活的fu,完全無聲,卻又似大聲宣揚。

食物種類東、西不拒,鹹甜都有。往往我在茶店、咖啡店、超市,都是問東問西,來這裡也不例外,這次,我問"豆油",有種"生抽",台製的生抽是第一次抽取,壺底油就比較濃稠也比較鹹,適合滷味;和港式的"生抽"、"老抽"不同。還有一種"滋養油",是我第一次嘗試的,如果有白飯,煎個荷包蛋,就該有這種醬油。難怪,最近常常吃宵夜。醬油拌飯都好!

另有日本名家柳宗理設計的鍋具、廚房用具。義大利果醬、法國奶油,但是最最心動的是台灣茶、麵線、鹹酸甜,經過她的挑選之後呈現的品質與包裝,的確是送禮自用的選物。

補記:記得在微風超市的Dean & Deluca有一醬油專櫃,所以拍了下來,卻不清楚,主要解說台灣五大醬油莊:陳源和醬油、瑞春螺王正蔭油、金蘭醬油、丸莊白曝醬油、黑龍醬油。

2009-08-07

Meowvelous Cafe,

最近發現新的好地方,早上想去喝咖啡,下午想去吃蒜味薯條、晚上又想吃燉飯。而且物有所值,免費無線網路。也可能是最近被金華街的消費嚇到佇足在家,這個離徐州路市長官邸咫尺的小店溫馨又可口,停車方便,有空去轉轉也不錯;連小小孩也喜歡,甚至供應還算有水準的歐式牛排。在一家小小的咖啡店真是難能可貴。
店裡的工作人員專業又充滿熱誠,餐具也經典,該有的都有。不是豪華,是實實在在的。至少這些是目前的感覺。

貓下去 Meowvelous cafe
台北市徐州路38號 02-2322-2364

2009-05-29

pizza DIY

因為星期四是端午節,放假,星期五是彈性連續假,所以小學生有4天的long weekend。
倒是媽媽苦惱呢!連足球課都停呢,為了不要太頹廢,星期六的reading group還是要繼續,也許有的孩子出國,有的返鄉看長輩,留在台北的就看看書吧!
但是,第一天就是個大空白,幸好Ruby早早說了要去做Pizza,我想小孩喜歡吃, 一定好,所以預訂了兩個位置;我們共有11個孩子,只要Ruby說的多半是好康,只要跟就對了,連問都沒問還有誰,我相信其他人也和我一樣。
這家Olive Tree的料好實在,孩子們做的都是不計成本的Pizza,比我們照Menu上點的都好吃,所以下回我們大人也要自己做。
Information:
Pizza親子體驗營,
每人NT199.-(小pizza一份+飲料1杯or甜點1份)
人數:5組/1組2-3人(5組為上限,2組以上即開班)
電話:8501-2289,活動前一天報名。
地點:大直愛買1F

2009-03-23

新鮮蔬菜

二月上山看山櫻花時,May 1打開敞篷車頂,讓我和May 2呼吸新鮮空氣,哇!心得一:難怪有人肖想跑車,心得二:我大概今天最快樂的obason。沿途還有賞櫻的朋友對我們歡呼,幸好有黑眼鏡;終於找到一處僻靜可以走動之處,沿路都是菜園,高雅幽默的May 2說:“台北人就是這樣,到哪裡都想買東西,這些青菜不知道賣不賣?“
總算有一家立個牌子寫“現採青菜“,愛吃花椰菜的我,從來不知道葉子這麼大,而且採了之後可以用來保護“花“,Charlene很高興,提著“花“在菜園裡走來走去過癮。原來採菜是用“手指的“,這個、那個、不過老闆娘很慷慨地讓我們“拔蘿蔔“,紅蘿蔔比較輕鬆,拉扯一下就上來了,倒是有的白蘿蔔梗葉會刺手,只能小拔幾顆回家之後,馬上熬了一鍋清燉牛小排加白、紅蘿蔔,Le Creuset 的鍋子非常盡職,半小時就香、甜、口感都夠了;因為對歐洲的菜攤的色彩和擺放充滿了仰慕,妄想在家門口“擺菜攤“的Charlene,緊接著突發奇想督促小孩,“我們下星期去採菜回來家門口擺攤。“對於喜歡戶外活動的CJ簡直像戶外教學,一直期待星期三下午。

2009-02-23

What I cook in Paris

往車站的路上,經過一家蔬菜店,門口放著青菜,竟然有大的白蘿蔔,這不是普通的大,是很長,約40-50公分的,老闆說是荷蘭種的。所以回家的路上,就抱了一支回家,很滑稽,大家通常都是抱長麵包的。這是一家越南華僑的雜貨店,很多東方食品,很講究品質。後來就又去了一次,看看到底有什麼貨,很方便,買了一個小電鍋,他們說日本品牌品質比較穩定,但是即使是Panasonic的,還是鍋巴一堆,不適合保溫。
起碼有飯吃,買米也近,想吃就有。

不過,最方便又好吃的主食應該是potatoes,又細又嫩又香,在美國吃不到這種的,聽說最先引進法國種馬鈴薯的人,在冬天還緊守著田,讓大家誤以為這是非常珍貴的農作物,想盡辦法偷,所以一年之後,這種食物在法國就普遍了,想想歐洲的冬天,真是冷到鳥不下蛋、雞不鳴、趕狗不出門的狀況。
公寓裡有電爐、微波爐、洗碗機、洗衣機,別以為這是標準配備,這是我家的American Princess(一群美國女孩為了找有洗衣機的公寓,被法國老太太消遣的)堅持到底才覓得的窩。
西式的沙拉當然是基本配備,沒想到我們都酷愛新鮮、胖胖可愛、白色像白煮蛋的mozzarella cheese,所以加上生菜、salami、就變成營養可口的沙拉了。
在這小小的廚台,到底還能變什麼花樣呢?
我在超市的豬肉攤為了要買絞肉,驚訝地發現松板豬肉,其實就是豬頸肉,漂亮得無法拒絕。看看他們買肉的包裝:
防潮紙,裡面是油紙,外面類似鋁箔紙但是有塑膠成份,不透空氣。

所以胡椒、鹽撒上,乾煎即可,加上一鍋洋蔥肉燥,養了好幾天。直到離開前,好奇地買了一隻雞,肉攤的人特別問清楚是熬湯的雞,給了我一隻綁著線的雞,再到窗口付錢,回到冰櫃取貨。



這隻雞要13.9歐元。我加上薑片、蒜,因為少了蔥,還是不夠香,後來用洋蔥炒了些紅蘿蔔加進去,果然香甜。

還留了一些“媽媽的愛心湯“才離開。
在各地逛市場是非常有趣的經驗,因為食材差異很大,有時又很訝異差異其實不是很大,看看超市裡這些奇怪的東西:
花瓣、菰類、冬蟲、根莖類的…,擺得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