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總是在朋友臉書上看到的白酒酒標上的字現在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的路標,突然領略到看酒和看書的相通,這些酒在台灣很難看到嗎?因為之前不常看所以沒概念,之後應該會懂得多一點了。勃艮地分五個區,夜丘、伯恩丘、夏布里、馬貢,還有的不記得了。女兒和朋友帶著我去了伯恩丘,然後我跟著導覽去了夜丘,最後我自己開著車繞了這兩區回到第戎還車,在搭車去了里昂。原本要回巴黎的,但太晚了買不到直達的TGV車,得搭四個鐘頭才能到,乾脆到別處晃晃,反正出了門就是既來之則安之。下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想起我什麼都不知道的年代聽著人家講著Romanii Conti,有如天堂,而今我竟獨自開車來到這十字架下,而笑我的人還在家看地圖呢。就覺得人生的際遇太神奇了,帶著我介紹酒與品酒的是位台灣女孩,獨立又伶俐,沒有商業氣息,只有滿滿的知識,又像個熟識多年的好旅伴,實在非常幸運。女兒和朋友只能週末一起玩樂,送了女兒上火車離去後,我獨自多留兩天;恰好在台灣時聯絡上當地的年輕朋友,有了新的安排,我將車開到伯恩市區,聽從建議找到全日免費的停車位,然後到城裡逛逛。買幾瓶台灣可能買不到的「半瓶酒」,成為本旅程最大的負擔。後來離開時,行李重了不少。雖然獨旅看起來浪漫又自由,但記得得扛得起行李上火車,或是上輸送帶,我備著兩個護手腕的Phiten繃帶,這東西冬天保暖四季保平安。也不必期待什麼壯漢或帥哥幫忙,能夠這樣走跳一定要有所準備。某回在火車上有位年輕人要幫我,我非常感謝,這樣也加速後方乘客進行,不料有位東方面孔的瘦弱男士(當然也長得很醜)竟然說「如果是我就沒有人會幫我。」惹得我真想回他幾句是不是腦袋需要幫忙的更多?!不料那位年輕人竟然不急不徐地告訴他,「我也可以幫你」。教養實在怕比較。相片中看到一塊塊不一樣顏色的就是不同人的葡萄園,他們栽種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人喜歡留長長的藤,有的一定要剪光留單枝,一年折這邊一年折那邊讓葡萄樹平衡生長。路邊還有剩下的小葡萄是可以吃的,因為今年是八月底採收,所以還有些後來長出來的小葡萄在樹上,非常甜美。原來特級酒、一級酒都來自那一塊塊地,真是門戶之見啊,從前人家講了半天都聽不懂,來到現場很快就明白了。當然也僅止於知識理論,厲害的人能在味覺上分辨,那要經過很多練習。似乎每個領域都是如此啊,真正想要懂的和懂皮毛的是很不同的。這也是求知的樂趣。我在旅途中得到很大的樂趣是「我可以」,學習新知的途中,持續突破盲點與瓶頸,是件過癮的事!















